好多问题,在实验的过程没有注意到,或者根本不是问题,也或者没有从全局来考虑,漏了某些实验项目(可能是很小很小的一件事)或漏了某个实验指标、数据等。毕业论文必须尽量完整、系统、清晰、流畅,任何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,整个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都有可能停滞。再回过头去进行实验补充,太浪费时间;或者干脆含糊过关,这样毕业答辩遇到枪毙的危险大(严重不支持)。
(切记1:并不要求你把你的工作内容倒背如流,但最起码要能说清楚自己
做了哪些事,怎样考虑问题、解决问题的,做事的思路是怎样的?)
(切记2:并不要求你天天趴在桌上或电脑上写,但一定要在头脑清晰的那几天把论文的结构弄出来,越详细越好。)
(切记3:在一些关键点或者你认为是创新点的部分,最好是在安静、思路清晰的时候写。)
(切记4:如果你想你的毕业论文得到好评,那么在尊重毕业论文大框架(格式)的前提下,要在小框架里面有所创新,关键是根据自己的思路,有条理。)
(切记5:撰写毕业论文不是简单的回顾、整理,在整理的同时要有新的发现、新的思想和灵感。早点动手准备毕业论文,不要非等到毕业前夕。)
在整理、撰写毕业论文的同时,我逐步整理出了6篇研究论文(包括2005年整理并投寄出的3篇),首先请了3-4位研究生帮我修改,然后请了一位博士修改,最后再请两位教授(都是我的导师)修改(每篇文章大致都经过了这样的修改过程),在此过程中,我根据文章的内容、新颖程度、创新点等,来确定发表刊物的层次(包括核心和非核心)。
我做的课题是关于工业应用的,并不是什么科研前沿问题,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还是比较困难的,所以我避开了哪些难度太大的。年底的时候(也就在不久前),我的6篇论文分别被《化学工程》、《化工环保》、《南京工业大学学报》、《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》、《第二届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》收录并发表。一下子收到这么多,呵呵、、、、、、还有稿费,我心里的那个美啊、、、、、、
刚开始的一段,我的一些现实的做法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,也在坛子上发了一些感慨,现在写出来,请大家批评指正。
首先,我的定位比较准确:基础知识较薄弱,不熟悉实验室情况,对现有的仪器和实验方法不完全了解,同时,我有好的动手能力,较强的电脑应用水平,还有知道怎样在实验室与同学们和睦相处。有了正确的认识,才能找到正确的切入点,我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引导下,比较顺利地开始了科研实验。
第二,除了加强自己科研方向的知识外,我给自己制定了额外的循序渐进的计划。
1、掌握文献的下载的方法。这里面有许多的学问,“二两银子”是我们这里的高手。他为人很好,有着很好的人缘,他给了我很大的帮助。但是,我在实验室的时间没有同学们多,到了实验室,只能把有限的时间动手做实验,查文献只能在教育网以外的电信网上查。许多同学都不知道,包括刚开始的我,电信网与教育网接口极拥挤,文献检索工具完全不能用。我虽然学会了教育网内代理、文献下载的知识,一出校门,就几乎作废。我没有放弃,我十分清楚,文献的指导对于我们所有人的巨大作用,而且只有自己掌握才行。我坚信肯定有办法。经过不懈的努力,终于找到了方法,我用VPN解决了这个难题。现在,无论在什么地方,我只要带上我的工具,高权限的文献也难不倒我。在此,我还要非常感谢―――小木虫,感谢在这里辛勤工作的人们。没有这个网站,我要走太多的弯路。无以回报,我希望通过宣传和更好地参与,回报网站。
2、勤于思考,不放过细节。刚开始实验,勤能补拙,多注意细节,才能更快地进步,更快地掌握全面的知识。下面有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,供大家参考:
做有机反应,许多反应慢而且副反应多,文献如果讲:反应条件是室温。这个时候我们不妨要谨慎些好。我发现这种情况下许多人不论是春夏秋冬,让它在就在那里搅吧。条件好的大学,才可能做到有机实验室恒温,一般情况下,有机实验冬天也得开门开窗开风扇。这时的室温就有可能相差很多了。所以要认真地看一下文献,必要的话在冬天加一个恒温水浴。但是别忘了加个冷凝管,条件不剧烈,通不通水,都没有关系。
纯化化合物时自己的小经验教训。全合成做到最后一步,兴奋又紧张。产物少,多少日子的劳动在其中,纯化千万要小心,一些小的细节真的要注意:量少,自然要”爬板子“,细心做好硅胶板,配拓展剂不多说。加化合物时,耐心最重要,最好用粗毛细管,准确地点成排,而且要注意浓度。在拓展剂中的时间要充分,必要时,也可以在紫光灯下观察后,接着再爬。爬完后,细心刮下硅胶。不要小看了硅胶的吸附能力,少量多次地洗涤非常必要。抽干溶剂时,小心洗净接口的地方,并防止暴沸,我曾经千小心万小心后,被减压蒸馏器,在小暴沸时,污染了产物。
第三,多交流,多学习,多思考。
在一次聚会上,导师说,“教师、科研工作者的工作是从一千次错误里找到一次正确的就是成功者;而行政人员干一百件事,错一件就是失败者。”----非常精辟!导师是博导又是教务处长。我首先想到的是,我工作十五年,在高校,中学和教师,行政人员的岗位上来回折腾,算是一个小成功者,主要工作经历是行政工作,所以我有许多地方要注意,许多基本的思维方式都要改变。这句话,确实对我有相当大的触动,深有体会。另外,我想到了我的小师兄师姐们,现在读研,他们面临毕业后的找工作的大问题,我非常同情大家,理解同学们的心情。但是,有一句话想提醒大家,找工作的定位不能草率,当我听到讨论是当老师还是考公务员时,我所想到的是,这是有巨大性质差距的两个方向,考虑了薪水、前途等后,有没有一点点地想到你的个性、才学。性格可以暂时压抑为了适应工作,但是,十年,二十年你又如何?同学们要慎重!!通过与他们的这些交流,增进了感情,实验室的气氛我感到十分融洽。
至此,我要强烈声明,上面的每一句话,都是本人自己所思,一点点打出,里面少数观点在别的版表达过,今天又整理加在里面,本人上述不成熟的想法,希望大家批评指正。
![]() |
|